很多爸妈都发愁,面对孩子的教育,该注意哪些呢?
1、孩子说话不算话,怎么教?
前段时间,家里的电视坏了,换了个新的电视,新电视带各种儿童节目,一集接着一集的,再也不用等,小子高兴坏了。某天晚上看某个小车的动画片,从7点半看到了9点半,想着周末,就让他放肆了一把。
到了9点半,老周说要关电视去睡觉了,结果小子不愿意,说要再看一集,我和老周只好陪着再看一集。一集结束后,又不愿意,又说要看一集。结果老周就拿遥控器关掉电视,小子开始他的哭闹大戏,一边哭喊,一边动手去打老周,还说着“坏爸爸,坏爸爸”。
老周当然不是吃素的啦~(放心,他可没打回去)他一开始尝试着给小子讲道理:
小子不吃这套,不依不挠的,还在打老周,于是老周就用了书里的面对孩子情绪不稳定,并报复父母的情况给了有限的选择:
“爸爸知道你很想看电视,但是现在已经9点半,你要睡觉了。给你2个选择,要么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看电视,要么和爸爸一起回床里看看书,再睡觉。”
小子一开始肯定不愿意选择,但老周坚定地说了3、4次,并且开始起身往房间里走的时候,小子一边擦眼泪,一边停止哭泣,跟着老周回房间了。回房间以后,我也没听到哭声,估计是顺利地睡觉了。
这里先表白一下老周,愿意和我一起学习,并没有像很多爸爸一样嫌弃孩子哭闹烦,反而更有耐心去解决孩子的各种情绪问题。
2、设定规矩,避免陷入权利争夺
能不能看电视,看多久?能不能出去玩,玩多久?要不要买,可以买多少件?对于这种常见的问题,核心问题就是孩子与父母的权利争夺。究竟是父母决定,还是孩子决定?当父母的要求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时候,孩子就会反抗,双方进入权利争夺。
避免权利争夺,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孩子提前共同设定规则,而不是父母单方面说了算。
你们可以一起商量,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间是多久,出去玩多久,可以买多少件玩具。这些问题提前商量确定,让宝宝共同参与设定规则。孩子对于自己有份参与的规则,大部分都能自觉地遵守并执行。
如果宝宝还小,没有时间观念,不知道一个小时,半个小时的概念,可以用时钟表示
“当这个长的针走到这里,我们就停止看电视。”“当这个短的针走到这里,我们就要去睡觉。”
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问题。
3、陷入权利争夺后,孩子可能产生报复行为
放心,宝宝的报复行为没有那么恐怖,无非就是动手打你了,说你几句“坏爸爸、坏妈妈”。虽然小家伙这样的行为很可爱,但这些属于报复行为,他们是真的伤心难过了。
对于宝宝的报复行为,父母千万不要动手打回去,不要觉得“打人是不对的,让你也试试被打的滋味”。孩子其实不是想动手打人,而是语言表达能力有限,内心着急,只能用最直接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不满。
免责声明:以为内容仅供参考、学习之用。部分稿件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属于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如觉侵权,或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联系小编删除。